我国面粉厂必须加强设备生产能力、面粉品质管控、企业管理和市场格局,并且要掌握原粮供需情况,已保证面粉行业现状的健康发展。以下是从三方面分析我国面粉行业现状,具体如下:
一、面粉行业生产能力和设备情况
我国生产高等级面粉的设备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还有差距。国产设备的国工企业近几年虽然也进行了技术改造,但仍无法与进口设备相比,仅能生产中等档次的面粉;小机组设备基本上是东拼西凑,不具备基本的清理工艺和质量控制,这也是面粉市场上不合格产品的主要根源之一。但其靠低投入、低(无)税收、低质量所形成的低价位等迎合了一些食品、面食加工厂(点)的认可,迎合了众多只图便宜、不重质量的消费群体。
二、面粉企业管理和市场格局
现阶段,我国面粉工业大体上由三种类型企业组成。
一类是有经营自主权的大型企业。如外资、合资、私营和股份制改造企业,这些企业机制先进,以优厚待遇广纳人才,注重科技投入和质量管理,以产品开发及市场拓展为两翼,在高档粉和专用粉方面一统市场,追求规模效益。其中有的企业在一定区域内品牌颇佳,产品覆盖面粉行业的各个层次。
第二类是国有面粉加工企业。主要由粮食系统面粉加工厂和农垦(农场)系统面粉加工厂组成,是面粉工业中规模最大的群体,他们中许多占有国家储备粮的粮源优势,但企业普遍机制僵化,管理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创新意识、开发意识淡薄,虽占领部分中档粉市场,但绝大多数企业举步维艰。
第三类是乡镇面粉加工厂和小型加工机组。设备简陋,效率低下,产品质量极不稳定,均采用家庭管理模式,这些加工点集中在小麦主产区,有小麦采购优势,以低价位抢滩乡镇市场及城市中个体面食加工点(非工业食品企业),基本上独占了低收入阶层。由此可见,面粉行业现状的经营状况是红了两头、苦了中间,在两头的挤压下,大部分国有面粉加工企业将走向关、停、并、转,一部分企业只有重组改造,才有可能获得新生。
从市场环境上看,我国面粉工业还没有全国性的行业协会,也没有能控制面粉工业发展的权威机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全靠市场的调节,这就造成了面粉行业现状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及市场的无序竞争状态,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企业生产处于无人监管或监管不利的态势。
三、原粮供需情况
小麦作为面粉的原粮。据统计,2012年我国小麦产量12,058万吨,增产318万吨。以往,中国曾长时间消费量大于生产量,造成国内面粉按计划供应,同时每年都要进口大量小麦平衡国内市场,从小麦产销形势看,我国在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的同时,应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虽然,我国面粉行业现状有点不容乐观,但是只要面粉加工企业和国家政策的作用能发挥打最大化,改善现有状态,从而促进面粉行业现状的发展。那么面粉行业的前景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面粉加工行业概况
面粉加工是指用小麦进行初加工,生产出面粉的加工活动。我国面粉行业没有形成较系统的专业体系,大小厂家生产的面粉品质、功能、种类相同,产品均属于同一目标市场。该行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属于低劳动报酬,产品附加值较低,替代性不强差异性不大,生产量较大,固定资产一次性投入,对生产条件有一定要求(如生产车
间粉尘浓度要求等)属一条龙生产,连续作业。同时,产品生产周期相对较长,对流动资金的充裕度要求较高。
(二)面粉加工行业特点
面粉加工属于流程式生产,从小麦原材料的收购、挑选到初加工等环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都有自己的商标和品牌,小规模纳税人由于生产规模小,一般没有商标和品牌。生产规模较大、品牌信誉较高的企业,其产品一般销售给销售公司专门负责销售,一般不直接销售或来料加工生产,其他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其产品一般销售给批发商或者通过附设门市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由于面粉属于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一般市场行情波动不大,原材料收购价格受农产品收成的好坏和供求关系两方面的影响而上下浮动。该行业技术含量不高,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工人多采用计件或计时发放工资方式,产品的主要原材料投入与产品产出有较为固定的数量关系,副产品或下脚料麸子一般都可以作为饲料和肥料出售。